文化盛景,历史古韵,兵家要地,道法之宗——记三门峡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游记游记

2024-05-04 16:26:30    来源:本刊、网 采编    

一、序言

大家经常看到农村庭院的大门上写着紫气东来,这四个字。其实这四个字与函谷关和老子有关联,也是这个文化渊源地。紫气东来,汉语个成语,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出自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译文: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紫气东来”乃“老子出关”时的一大胜境,流传千古,代代传诵。

人到四十有四,曾经去过北京的香山、山西永济的五老峰、安徽的黄山、北京故宫、长城等大型风景区,也分别写了游记散文。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已经好久没有出去了,想让孩子散散心,也想给捷途生态合作打打前站,所以寻找三门峡附近的旅游景点,就找到了两家4A级汉山和函谷关景区。偏偏天公不作美,5月3日河南三门峡一带下起了小雨,但是已经决定行程,只能勇于前行。此行一共来了我岳父母一家(2人)、我们一家(3人)、我弟媳妇一家(4人),两辆车来到风雨中盛景的函谷关旅游风景区。

灵宝市是三门峡市下面一个县级市,这里的苹果比较有名,但是这个函谷关的景区声名却一般般,但是实际文化价值很高。不去不知道这个地方,去了眼界豁然开朗,真正了解了老子所著《道德经》,对中华文化深远影响,小小灵宝竟是钟灵毓秀之地,一个函谷关与老子文化,就是对灵宝最大馈赠!

本文是一篇游记性文学散文,力求从多方面展现函谷关的旅游文化魅力和价值。本文提纲从序言开始介绍,其次函谷关的梗概,中间内容是函谷关的风景景点和游览路线,以及我的切身感受的灵感抒发。最后,是总结。全文大概13500多字,希望大家通过这篇的纪实性图文游记,对(秦)函谷关有个切实的了解。

二、梗概

今天要带大家游览的就是历史最为悠久,保存较为完好的秦函谷关。

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秦函谷关建于西周时期。“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古代军队行军至此,因为狭窄的地形,整个队伍会被迫行成一条长长的细线。通常十万人的军队会绵延数十公里,非常的危险。此时函谷关的守军只需要死守关隘的同时从两翼切断敌军的行军队伍,就能让敌军首尾不能相顾,还未决战自己就乱了阵脚。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依《后汉书·郡国志》所载:“谷城”瀍水出,有函谷关。谷城隶属河南尹辖治,遗址应在今洛阳市西北磁涧镇柴湾村附近,而东汉时的函谷关应在今新安东3.5公里处。),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灵宝以西今河南灵宝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见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称函谷。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

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总之一句话,古代的函谷关,黄河南岸河南(洛阳)进出陕西(西安)途径三门峡灵宝的一个重要通道,后来景区把老子文化融入成为现代的一个游览景区。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是唐代诗人胡宿对函谷关的真切描述。

三、函谷关全景和空览图,

南门景区入口和停车场(圆形左边售票处,中间入口,右边是游客服务中心和出口)

入口过了牌楼,分左右东边的小岛,西边大道,大道中间穿过有个德堂,德堂后面就是著名的老子金像。

德堂后面老子金像,金像左边墙上道德经的碑刻,右边是向后的公路

金像后面的门楼入口——道家之源(中间的刻印道法自然),左边的下对联文字(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右边上对联文字(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意思自然界始于太初,道德经源于自然。

望气台(左边西南角拍摄)右边东南角拍摄

望气台上北边拍摄函谷关正门,军武校场和文艺演出的地方。

望气台上东边拍北边黄河岸边

望气台上拍摄南边的黄河大桥

函谷关门前的广场(北边赛马场),后面是函关古道。

函谷关东边入口,有老子骑牛而来,圣天湖,向西便是上面函谷关。

函关古道的城楼(这里就是真正的景区核心)

函关古道的城楼上面(从北往南拍摄),从城楼拍摄后面的古道。

关楼观看下面的文艺汇演。

四、函谷关景区游览价值

(一)军事价值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战国时魏占函谷关而锁秦,秦占函谷关而出山东。六国合纵攻秦也全是以函谷关为战场。

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之战。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都是山东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可见函谷关的重要性。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长达五十公里的峡谷,东头是函谷关,而西头就是潼关。“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重要战争达13次,而潼关则多达45次。”常驻重兵,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这段峡谷在军事上的作用被历代君主铭记。

(二)老子文化

研究老子思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英、法、美、日等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已达600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330余种。因《道德经》成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2002年10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闵智亭为函谷关旅游区题写了“道家之源”四个字。

五、函谷关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典故

(一)名胜古迹

1、关城遗址

建筑无存。据考证函谷关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用长、圆、平夯夯打而

太初宫风景图

太初宫风景图(5张)

成。东城墙长1800米,西城墙长1300米,南城墙长180多米。遗址基本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2、函谷关东门关楼

原关楼已不存在,2000年看到的是1992年开工修建的复古建筑。

东门关楼南北长工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东,控制入关的要道。关楼为双门双楼县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叫“丹凤楼” 。

3、函谷古道

东起弘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长15公里,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70米,谷底宽10米左右,窄处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一泥丸而东封函谷”。2000年村内一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曾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遗骨,发现其身上中箭十多处。经文物部门鉴定,死者身上的箭簇为战国时期制品,可见当时战争之一斑。

4、战国井式箭库

位于函谷磁东城门右侧城墙下端,为一直径0.9米竖井窑穴式兵器仓库,于1986年7月发现,是战国时守关官吏储藏兵器的箭库。箭库象一口旱井,里面放着一捆捆箭族,约1立方米,箭头是铜质的,箭杆是铁质的,很轻,已经锈在一起,不能分开。此箭库为研究战国朝代的兵器提供了重要依据。

5、尹喜故宅遗址

相传为尹喜的寓所。尹喜,春秋时代人,素识天象,曾为函谷关关令。传说他曾在此接待老子。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桃林县人)为献媚皇上,进言玄宗皇帝说天降灵符于函谷尹喜故室,玄宗即遣人去挖掘,果然掘得“灵符”,玄宗大喜,以为是老子对他的恩赐,遂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

6、鸡鸣台,又叫田文台

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重建的鸡鸣台传说就是当年田文食客学鸡叫的高埠。

7、望气台,又叫瞻紫楼

传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紫气东来”这一成语源出于此。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兴》诗中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之句。后人为纪念他,便将尹喜登高望远的土山起名为:望气台。唐时在上面修建了3丈多高的“瞻紫楼”。此楼民国年间毁于兵火。

8、太初宫

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传说,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便在此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这部蕴涵丰富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有有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方修筑了太初宫,曾是一座道观。

太初宫为殿宇式古典建筑。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史载,太初宫始建于西周。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庙院现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一通立于清顺治年间,上面都记载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故事。

9、函谷夹辅

位于灵宝市城北17公里的孟村旧村的小谷里,南距古函谷关约2公里。夹辅外形像炮楼,砖木结构,城门式建筑物。分内外二重门,外门口上,青砖镌刻“函谷夹辅”四字。城门上系二层歇山顶式四角楼。2000年除北边房顶和部分部件有损坏外,基本上保存完整。据鉴定现存建筑建于明代,清代重修。

10、函谷碑林

函谷碑林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其中不但有从灵宝各地搜集来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杨贵妃之兄杨仲嗣的墓志碑、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的墓志碑等,而且也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为给当时的灵宝县长写的条幅石碑,李向阳原型的笔文碑等。

三处函谷关

【秦关】即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函谷关,遗址在今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

【汉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500米,西距秦关150公里。据灵宝市志记载,自汉室兴起之后,关中作为帝都,函谷关以东则称关外。人们都以自己是关中人为荣。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别人说他是关外人,他深感不快,就尽捐家资,于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也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也就成了关中人了。汉关早已废弃,2000年仅存有关门遗址。

【魏关】位于灵宝市东北20公里,距秦关约5公里。相传三国时候,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距秦关不远,故称新关。这处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抗日战争时城楼毁于兵火,遗址为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留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二)文化典故

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

(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

仙丹救民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

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青牛气息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咳咳不止后突然咳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鸡鸣狗盗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图大谋。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遭到丞相樗里疾的忌妒。樗在秦王面前进言陷害。后秦王反悔,欲杀害之,又恐遭人唾骂,暂将孟尝君囚禁起来。回国后的泾阳君闻听此讯,欲救孟尝君去求幸姬。幸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后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巡夜人听有动静,门客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幸姬。幸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后边追兵将至,形势危急。此时有一门客站在土阜上学鸡鸣叫,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出了函谷关。后来樗里疾追到此处,孟尝君已出关多时了。

公孙白马

终军弃襦

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也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以后,灵宝人教育孩子都肯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

玄宗改元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着炼丹成仙,有许多方士道人奉献丹药,全家升迁。当时陈王圭府有一个参军,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时,说他晚上梦见太上老君在函谷关丹凤楼会见了他,老子说在他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到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木”字,众臣解释为四十八。说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随即改“开元”年号为“天宝”年号,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三)《道德经》的经典名言

比较经典代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下面常用的42句——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先随,恒也。

8、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4、功遂身退,天之道。

1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6、五色令人目盲,无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1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诚。

19、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1、曲则全,枉则直。

22、少则得,多则惑。

2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2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0、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33、死而不亡者寿。

34、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3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39、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0、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4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全文五千字,构造出了一个自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警醒。

大道至简,不断的启发人们的智慧,为我们的未来点亮明灯。以上是其中的42句精华名句,悟透一句,都能受益终生。

六、函谷关的游览路线景点介绍及感悟

2023年5月3曰,雨后黄河大地,风景秀丽,气温宜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绿色氧吧的气息。从平陆沿着灵三快速路驱车一小时(35公里)便到函谷关历史文化风景区。在这里拜访了函谷关景区的营销陈经理,就景区与捷途汽车品牌共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穿过检票口的牌楼,通过德堂后,进入第一道核心景区的景点打卡点便是老子铜像。函谷关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其中贴金多达9.9公斤黄金。

关于老子的诞生,有传说他是母亲梦见飞龙入怀而受孕的。在母亲腹中怀胎81年,最后在一棵李子树下降生,所以姓李。他出生后不同于常婴,白眉、白须、白发的老者形象,因此称为“老子”。

老子像左边便是道德经的碑刻。是一道长365米,高达12米的“道德天书”,上面镌刻着《道德经》全文,单字1平方米见方,气势恢宏,宛若长龙。

老子像下,用黄色毯子铺满台基,整身贴金,给人一种,威武壮观和恢弘的气势。

第二个打卡点就是太初圣宫。

这里是老子当年写作《道德经》的地方,是函谷关景区现存最为古老的一座建筑。太初宫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门前的两句对联是:太初明道德万丈显光芒遍绕兴社稷,圣宫沐天尊大同崇朗耀巍峨乐修真。小冯继续介绍,太初宫始建于西周,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庙院现存石碑两通,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一通立于清顺治年间,上面都记载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故事。

太初宫大殿内塑有老子的金像,他身后两旁各站立一人,一个是他的书童徐甲,一位是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小冯调皮地说,不要小看了这位尹喜,如果没有他,或许就没有了《道德经》,函谷关也不会这么有名气了。因此,函谷关有文有武的相辅相成,才显得函谷关这个景点真正的游览价值。

第三个打卡点就是石刻《道德经》、灵石、灵符以及鸡鸣台

石刻《道德经》精典章句

老子洋洋洒洒的五千言《道德经》,流经2000多年,数人传抄,多种版本,内容深奥,况又没有标点符号,一万个人阅读会有一万种理解,一个人阅读一百遍会产生一百种想法。我过去浏览《道德经》,几乎是云里雾里,焉知皮毛,玄而不解。今天置身这灵谷圣地,太初宫前,似乎能悟出些“道生万物,万物皆道”的真谛。世上一花一木,风声蝉鸣,生活中众生色相,嬉笑怒骂,都有“道”的踪迹。

抚摸过老子著经的书桌——灵石,我们移步至灵符遗址,这里又有故事。

远古时代,有个巨人名叫夸父,平时他的双耳总是挂着两条长蛇,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桃木拐杖。一天,夸父异想天开,要与太阳赛跑。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一见太阳落山,便奋力猛追,但还没到太阳的身边,就被炽热的火光烤得口干舌燥,痛苦难忍。只好回转身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虽然河水都被他喝干了,但还是不能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里的桃林。每当春天桃花盛开,这里蝶飞蜂舞,景色宜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林”。

灵宝在夏、商、周时称桃林,秦时设桃林县。在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桃林人陈府参军田同秀上奏唐玄宗说,他梦见老子在丹凤楼上会见了他,老子给他说,在他当年著经的地方留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唐玄宗十分信奉道教,非常尊崇老子,便命人去挖掘。果然,在函谷关尹喜古宅处挖出一块桃木简符,上面刻有一个古体的“桑”字。群臣奏道,天藏瑞符暗喻重农桑,江山固,天佑大唐。又有大臣拆字解释说,该字由四个十一个木组成,意为老子可以保佑唐玄宗稳坐江山48年。唐玄宗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宝物,天意是不可违背的,遂命天下大力发展农桑,并将当时的年号“开元”改为“天宝”,把桃林县改为灵宝县。现在的灵宝县是三门峡市所辖的县级市了。

尹喜故宅挖出的桃木简符,上刻一个古体的“桑”字

在鸡鸣台,小冯讲了鸡鸣狗盗的传说,我们给那只“大公鸡”投了一枚硬币,玩个鸡鸣三省的游戏,在它“咯咯”的鸣叫声里,我们走向北边的函谷关。

鸡鸣台上,演绎“鸡鸣狗盗”的故事

第四个打卡点就是望气台(紫气东来)。这里主要是看风景,上面的第三章预览图已经放图了。望气台,又叫瞻紫楼。传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喜一日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见东方有紫气浮关,满天云蒸霞蔚,奇丽壮观。尹喜“善内学星宿”,认为紫气升腾及祥瑞之兆,预示将有真人过关。未风,果见一皓首长髯老者骑青牛徐徐而来,原来是东周柱下史老子。

站在望气台上,南望黄河公路大桥,气势挥红。北眺黄河,让人浮想到了中华民族的根脉,黄河儿女在这块土地辛勤劳作!台下大型文艺汇演,全程展现古代与现代的文艺融会,激昂动情的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了时代脉膊,歌舞升平,祖国欣欣向荣

第五个核心打卡点就是关楼(全景室)和后面的函关古道

函谷关的原关楼已不存在,现在看到的是1992年开工修建的复古建筑。东门关楼南北长工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东,控制入关的要道。关楼为双门双楼县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叫"丹凤楼" 。

下面的广场是现在进行文艺活动的场所。通过关楼可以观看。

在关楼内部有个函谷关的全景室,里面3d模型呈现景区的建筑和地标,东边墙上序列了函谷关的大事记(文末附图)。

(关楼内部3d模型图)

函谷关关楼霸气地矗立在函关古道上

站在关楼上西边的函关古道,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是古时通往东西两京洛阳西安的必经之路,函关古道是其中的一段。

碑刻的背面列举了函谷关20次有影响的战例。

这段遗存的古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空谷幽深,幽邃莫测,人行其中,如入函中。我目测了一下,谷深有60多米,谷底宽约10米左右,窄处仅2、3米,谷岸坡度40—80度,难怪人说“车不方轨,马不并鞍”。道旁不时可以看到搁置的战车,挂着猎猎战旗,给人一种车辚马啸、血流漂橹的壮烈感觉。我们打着雨伞,跳跃着躲过一片片的积水和淤泥,行约两公里,来到一座用布幔围成的“兵营”,再行,越过一扇虚掩的栅栏门,仰头是架起的高速公路,再往西,路迹就湮没在茫茫山野里了。西望长安,我不禁说道:魏巍函谷雄关,漫漫西风古道……

站在函关古道的城墙上,看着垛口的旌旗林立,我浮想联翩,脑海中仿佛能看到一个将领一排士兵列队守卫边界,也能想到关下将领叫战,关上对骂的场景!

边上城垛口,预示这个地方战备重要性!自从1949年毛主席领导众将领一统华夏,这些关口要塞已经失去边界防御的意义,经过政府部门的开发,让其成为旅游文化的景点,丰富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六个打卡点,老子骑牛

这里是紫气东来的净土,道家之源的圣地,兵家必争的天下雄关。它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风云史,演绎了玄宗改元、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白马非马、终军弃襦等历史典故,留下了上善若水、天长地久、慎终如始、宠辱不惊、福祸相依、将取固予、来者不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虚怀若谷、大器晚成等警示名言。

穿过关楼东边的广场,来到弘农涧河,这里是正在建设的老子文化养生园。骑着青牛的老子,踏着祥云,缭绕着紫气,气定神若地走来……

七、总结

至此游览结束,说个便利的游览方式。景区在南门和北门有小型观光电瓶车,每张票10元,可以省这南北一两公里的路程。当你逛累时候可以选择小型游览车便可快速回到景区出口。

函谷关景区就是老子文化存在和军事战略价值的并存,两者使景区更具有观赏和游览价值。这个景区,虽然没有故宫,黄山,庐山那么特别有名,但景区所展现文化价值,也是中原文化,战国文化,老子文化的一颗明珠,值得一看!这里是文化,老人休闲锻炼之处,也是青少年学习古代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根思想教育典范基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站在历史起点,以更豪迈精神,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有选择继承老子与世无争,净尘世与无争,本持保心的心态,健康平安生活一生。

八、附件——函谷关史事记年概览

责任编辑:芦丽芳

[编辑:MR ZHAO]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100000电话:010-50989088邮箱:zgsxldjckw@163.com

出版物许可证编号: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

Copyright © zgsxldjc.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4046985号